
△放射源运输车侧翻,监测人员对事故车辆进行表面沾污监测“我是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环保处工作人员,放射源运输车队在让胡路区采油六厂喇南路工地发生事故,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泄露、一枚密封放射源下落不明。”“请你单位继续做好现场处置,并及时汇报现场情况,我马上向领导汇报。”这并非是一场真实发生的事故,而是6月15日我省在大庆市进行的“平安龙江—2023”辐射事故综合应急演习,一场教科书般的演习正在上演。据介绍,本次演习省生态环境厅、省委宣传部、省委网信办、省公安厅、省交通运输厅、省水利厅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、省应急管理厅、大庆市人民政府等单位共同参加。生态环境部同我省开展舆情联动,东北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对演习开展外评估。

△划定事故现场外警戒区
大庆市监测人员抵达事故现场后,穿着铅服、防护服,佩戴防护眼镜、个人剂量报警仪等防护装备,按照《辐射事故应急监测技术规范》,划定事故现场内外警戒区、对事故车辆进行表面沾污监测等。“经我局现场确认,事故情况属实,按照《大庆市辐射事故应急预案》要求,我市应立即启动市应急响应。”大庆市生态环境局向大庆市政府报告相关情况。大庆市政府相关负责人立即表示,“马上按既定程序开展工作,通知各成员单位立即赶赴现场,各应急小组开展应急处置,有新情况随时报告。”事故发生1小时后,大庆市政府启动应急响应,市公安、卫健、消防、通信、电力等各应急成员单位,赶赴现场开展工作。

△现场监测组在事故警戒区内对水体进行采样
现场监测组对非密封放射性物质泄漏区域划分内外警戒区,对水、气、土进行取样,利用快速应急响应监测系统开展放射源搜寻。安全保卫组封锁事故地点主要路口,设置警戒线、禁行公告、疏散围观群众。医疗救援组在事故现场对可能受辐射照射人员进行筛查……

△搜寻放射源
事故前期处置正在紧张进行,省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按照《黑龙江省辐射事故应急预案》,启动省辐射事故应急二级响应,下达应急行动指令,省生态环境厅派出现场监测及处置队伍赶赴现场,相关成员单位及专家赴事发地指导、支援现场应急响应行动,并成立现场指挥部。
省专家咨询组在查看现场情况后表示,“目前的风力可能会产生扬尘,泄漏区域要做好覆盖工作,防止放射性物质被扬起,造成沾染。”
现指总指挥根据省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和专家意见完善监测方案,加快进行非密封物质泄漏量的确定、样品采集、覆盖以及密封源的搜寻等处置工作。

△对进入警戒区人员进行表面沾污监测
画面转到密封源的搜寻工作现场,监测人员利用伽马相机确定了密封放射源的具体位置后,操作机器人进行放射源回收。“机器人已抵达指定地点,目前已找到放射源并使用机械臂夹取放射源……成功夹取!”监测人员随时汇报着现场情况。监测人员介绍,机器人主要用在辐射污染区侦查、清障、放射源处置、废物处理,通过机器人替代人工方式可减少人员受照剂量,避免超剂量照射。“报告总指挥,经监测,事发区域辐射环境水平已恢复到原本底水平。”在省辐射事故应急成员单位和大庆市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,辐射事故得到了有效处置。专家咨询组组长向省辐射事故应急指挥部报告,“根据本次监测数据,结合辐射事故应急预案规定和现场情况来看,专家组一致认为此次事故处置已具备应急终止条件。建议终止应急。”一场有惊无险的“事故”在省市多部门共同努力下,完成了教科书般地处置。
来源:省生态环境厅官网